放心医院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子宫肌瘤 > 热点信息 >

2022年中国经济畅想:宏观调控+结构性改革齐发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上海无痛人流医院 2023-05-08

(原标题:2022年中国经济畅想:宏观调控+结构性改革齐发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冠疫情的冲击已持续两年,2022年即将来临,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扰动将逐渐平复。2021年,中国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压力均会加大,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对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提出了更大挑战和更高诉求。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明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方向。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寥寥数语蕴含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诀”。多位受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将向稳增长方向适度发力,以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同时,明年结构性改革将重点围绕推动自主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链安全、扩大内需和高水平开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具体措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安全垫:跨周期调节

护航稳增长

疫情暴发已近两年,中国经济表现可谓一枝独秀。然而,随着2022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疫情阴霾,海外经济加速修复,进入新的一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内外部的压力。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展望2022年,国内外经济的“差序格局”愈发凸显。海外经济仍处于从疫情走向复苏的关键阶段,其开放经济的节奏、经济复苏的节奏、政策正常化的节奏,均可能显著提速。这将使海外对中国的外溢效应产生新变化,中国“以我为主”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定力面临新考验,也孕育新机遇。

“预计2022年财政政策发力和产业政策调整将是重点,而货币政策作为配合,全面宽松的空间不大。在跨周期调节的顶层设计下,在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的继续释放中,预计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全年5.3%左右的实际增速。”钟正生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两大抓手,明年要“稳健有效”,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提升效能和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由于明年稳增长压力增加,财政政策发力或提升。货币政策方面,在总体稳健的前提下或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实体经济平均融资利率下行,应对通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财政政策要在明年稳增长中取得实际效果,其中就包括适度加快预算内投资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投资进度,基建投资在明年上半年有望明显提速;同时,明年财政政策将在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方面推出新的政策组合,明年上半年财政整体支出力度会明显增强。下一步货币政策边际向宽是大方向,明年上半年还可能延续降准,必要时也有可能小幅下调政策利率。

推进器:结构性改革

助力新发展格局

如果说货币财政政策的跨周期调节是防范经济滑出合理区间的“安全垫”,结构性改革政策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进器”。王青认为,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部署,明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四项主要内容:一是推动自主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增强产业链安全;三是扩大内需;四是高水平开放。预计明年结构性政策会在上述四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安排。

“短期宏观政策调节主要是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但中期结构性改革政策也会同步推进,尤其是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受阻之下,对于供应链恢复和稳定的政策明年可能会重点突出。” 郭一鸣称。

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振鑫还对记者表示,明年的结构政策预计将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区域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控和支持。例如,针对制造业的结构政策首先会聚焦一些重点产业,比如新能源产业链、芯片产业链等战略新兴产业,其次会采取多元化的政策工具,包括结构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比如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等。

在扩大内需方面,朱振鑫认为,促进消费内需短期最有效的是直接补贴,既可以像新能源汽车那样补贴产品端,也可以直接给消费者发消费券,但这种政策的持续性不强。长期看关键是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包括结构性改革创造更优质、更廉价的商品刺激消费,提升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内的居民收入,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轻居民消费负担等。

此外,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开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未来中国发展更需要高水平开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深化区域合作将是明年高水平开放重中之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就撰文指出,将积极推进商签高标准协定,继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之后,中国又相继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按照有关程序,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 上一篇:没有了
咨询电话:17301788135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