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医院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子宫肌瘤 > 热点信息 >

万亿工业“俱乐部”扩围至14个 江苏、广东超4万亿元成领头羊

文章来源:上海无痛人流医院 2023-08-14

(原标题:万亿工业“俱乐部”扩围至14个 江苏、广东超4万亿元成领头羊)

最近一段时间,工业比重下降过早、过快问题颇受关注,多位经济学家就这一问题相继发声。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实体经济至关重要。

以31个省市区2015年末和2020年末的数据为样本,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工业变化情况。由于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披露不一致,本报告中我们使用第二产业增加值为替代。

2020年末,31个省市区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的地区有所增长。从2015年末的12个增长到14个,其中江苏和广东达到4万亿元,成为万亿工业“俱乐部”省份中的领头羊。

而从全国的情况看,2015-20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下滑超20%的地区有5个,分别是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天津和吉林。其中,包括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天津都存在经济“挤水分”的情况。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的地区中,西藏超100%,而除江苏、浙江外,增速前10位在中西部。

万亿工业“俱乐部”扩围

2015年末,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的地区有12个,超3万亿元的有两个地区,为广东(32511.49亿元),江苏(32043.6亿元)。

2020年末,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的地区增加到14个,以增加值高低为序分别是: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北、江西、陕西和上海。14个地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值为21408亿元,占GDP比重均值为39.64%。

江苏反超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两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皆突破4万亿元,第一梯队的地位无法撼动。2007年以来,随着江苏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占全省GDP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拉动作用仍不可替代。

江苏省是万亿工业“俱乐部”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相对保持最“稳定”的地区——2020年末第二产业增加值仍有43.1%的占比,与2015年末相比,仅下滑2.6个百分点。

且无论从该省工业整体发展情况,还是省内城市的发展情况看,都体现了对工业的重视。从全省看,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2015-2020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从产值占该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看,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4%,2020年上述两项数据分别达到46.5%和37.8%。

而在江苏省内部,南通、无锡和苏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稳定,2015-2020年,上述三城的占比下滑幅度均小于3个百分点,是万亿GDP城市中下滑幅度最小的。

万亿工业“俱乐部”省份的另一个领头羊广东,2020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9.2%,在31个省市区中排名中上游,这一占比较2015年下滑5.4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有利于发挥产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技术试验地与科技成果市场化承接地的作用,推进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也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尽管福建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仅排名全国第6,但占GDP比重却为全国第1。这体现了福建省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除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2016-2019年福建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17万亿元增加至1.62万亿元,年均增长8.3%,高于全国工业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居全国第2位、东部10省市第1位。

万亿工业“俱乐部”中,四川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滑较明显。对比2015年末,四川的占比分别下滑了11.3个百分点。

山东和河北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双降”。山东2015-2020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3%,占GDP比重下降7.7个百分点。河北上述两项数据分别是-5.5%和下降10.7个百分点。21世纪经济研究院建议上述3省要对此情况引起重视。

对比2015和2020两个年份的排名,江西、陕西和上海新晋入围万亿工业“俱乐部”。其中,江西和陕西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都超过40%,在14个地区中仅次于福建,排名2、3位。

唯一落榜的是辽宁。辽宁第二产业增加值下跌幅度较大,从2015年的13382.6亿元,全国排名第9,下滑到2020年末的9400.9亿元,全国第16位,退出了万亿工业“俱乐部”之列。

东三省第二产业占比下滑较大

31个省市区中,2015-2020年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平均下降幅度为6.87个百分点。下滑超10%的地区有8个,除天津外,均集中于中西部,分别是河北、安徽、四川、内蒙古、青海、广西和吉林,其中吉林下滑幅度达到16.26个百分点。

但亦有例外,西藏和山西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占GDP比重实现了双增长。其中,西藏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12.2%,占GDP比重提高了5.25个百分点。山西的上述两项数据也分别实现了49.6%和2.6个百分点的增长。

截至2020年末,西藏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仅798.25亿元,唯一未突破千亿的地区,同时约1904亿元的经济总量也排在末位。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西藏,通过持续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做文章,是当地经济社会持续提升的关键。

山西则是能源资源大省转型的代表。在“十二五”末到“十三五”之初,山西经济增长一度受困于传统工业效益下滑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此后山西通过传统工业转型,在2016年下半年实现了经济的企稳反转,2017年后工业经济再次扛起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旗,主要表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非煤工业、制造业增速快于煤炭工业,如在“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快于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

除西藏和山西外,其余29个地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但同时一些地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却持续提升。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一降一升”,这反映了第二产业的质量有所提升。

其中,有5个地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幅超40%,分别是福建、云南、贵州、江西和重庆,位于西南地区云贵渝是其中的主角。

与此同时,2015-20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下滑超20%的地区有5个,分别是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天津和吉林。吉林的下滑幅度是31省市区之最,达到了41%,天津也有37.8%的下滑。经济“挤水分”或是共因,此前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天津都主动披露过这一情况。

以辽宁为例,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辽宁GDP为22037.88亿元,较2015年减少6705.5亿元,挤掉了23.3个百分点的“水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辽宁省在2015年之后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如何在“十四五”时期推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工业发展,是东北地区振兴的关键。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建议,东三省应该进行更长远的工业发展布局,结合本省实际统筹战略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拥有较深厚基础的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全方位振兴。

总体上看,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目标,31个省市区皆应从自身发展特点出发,重视制造业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 上一篇:没有了
咨询电话:17301788135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