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医院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子宫肌瘤 > 热点信息 >

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数量较2020年前翻番 沪市民企借助资本市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无痛人流医院 2024-08-13

(原标题: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数量较2020年前翻番 沪市民企借助资本市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近年来,上交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国家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新上市的民营企业中,383家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截至今年11月底,沪市战略新兴产业民企约709家,较2020年前数量翻番。

整体来看,沪市民企已经形成了开放竞争的创新生态,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形成了一股有扎实技术积累和较强资金实力的引领者,科技创新持续开花结果。

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生态

近年来,随着科创板试点、全面注册制等一系列关键制度创新落地,上交所支持和鼓励优质的“硬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沪市也因此汇聚了半导体、光伏、机械装备、大飞机、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据统计,2020年以来新上市的民营企业中,约383家属于新兴产业,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约4800亿元,占近年沪市首发融资额的38%,通过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有效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

“我们在发行审核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注册制为公司带来的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作为全面注册制下上海第一家主板IPO企业,华勤技术负责人表示,“注册制强化了市场对企业的价值发现功能,能够引导资金更好地促进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有利于有潜力的企业获得更强的融资支持。”

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特点,很难获得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资金支持。针对该类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交所不断优化融资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韦尔股份上市后六年内,借助资本市场丰富的融资工具,直接融资金额约166亿元,并且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业务规模的重大突破,从原有的模拟业务扩充到了图像传感器和显示芯片业务,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2年度公司营收规模进入全球Fabless(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前十。

上交所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近三年,约95家次战略新兴产业公司通过定增、配股、可转债等募集资金约1125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资金动能。

随着制度不断创新、上市融资渠道不断畅通,沪市科技创新企业迅猛发展,打破市场对沪市尤其是沪市主板的固有认知,已经形成了一批市场认可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科技创新性企业群体,存量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含科量”显著提升。

截至今年11月底,沪市战略新兴产业民企约709家,较2020年前数量翻番,市值占比由11.89%提升至15.70%,增长近4个百分点,实现了资本和科创要素的有效对接。

聚力创新释放产业新动能

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2020年以来,沪市民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研发费用合计235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其中研发费用超10亿元的公司40家,较2019年数量实现翻倍。

从研发强度来看,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3.4%,较2019年增长0.5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为2022年研发支出行业前五,分别为431亿元、326亿元、305亿元、223亿元、220亿元。

作为沪市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长城汽车有一个不成文口号“过度研发”。该公司董事长魏建军表示,“这不是浪费,而是更加长远得投入。”10年间,长城汽车技术人员由10905人提升至23850人,研发投入由16.91亿元提升至121.81亿元,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由344件和308件提升至6042件和4652件。目前,公司已连续7年实现销量过百万,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

高强度研发投入结出丰硕创新成果,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科技创新释放强大发展动能。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支出的资本化金额为271亿元,研发资本化率为9.59%,高于沪市整体约1.25个百分点。研发成果的转化有力支撑传统工艺革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推进。机械制造行业中,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自主研制的一系列标志性产品引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包括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无泡沥青砂浆车等。

海尔智家构建了“10+N”开放式创新体系,“10”代表十大研发中心,“N”代表N个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该公司通过“10+N”创新触点,与全球资源协同融合,共同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截至目前,海尔智家推出了200余项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技术,全部创新成果均快速转化至产业链。

沪市民企还前瞻性布局生命健康、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构建先发优势。“20年前国内化学制药行业以仿制药生产为主,面对跨国医药集团抢滩中国市场,公司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恒瑞医药表示,公司10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目前已有13款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1款自主研发的2类新药及2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7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愈发显著。截至2023年9月末,科创板共有303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35家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0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去重后合计占板块公司总数的6成。

科技创新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

沪市民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创新驱动、产业带动,新动能不断积聚、新优势加快塑造,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与2019年相比,沪市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2022年研发支出增幅达54%、123%、99%,净利润增长516%、339%、127%,实现了研发增长与业绩创优的正向循环,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长城汽车2022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高达62.53%,其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新车型的投入让公司在竞争激励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了20%以上的利润增速。

大额研发投入也为相关公司带来较好的市场表现。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超1亿元且研发强度超5%的沪市民企,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46倍、3.71倍,高于其他民企25倍、2.38倍的平均估值水平,研发创新实力已成为支撑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

沪市已涌现了一批受到市场关注和认可的优质创新民企,实现头部公司扩容。目前,市值1000亿元和500亿以上的沪市民企分别达到14家和39家,均较2019年底增长近八成,重研发、优增长、高价值三者之间已经形成稳定巩固的连接,形成良好的正循环、正反馈。

校对:苏焕文

 
咨询电话:17301788135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