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医院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子宫肌瘤 > 热点信息 >

瞄准先进制造业,上海密集开展“促外资”

文章来源:上海无痛人流医院 2024-06-30

(原标题:瞄准先进制造业,上海密集开展“促外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玫洁上海报道连日来,上海促外资、稳外资动作频频。

8月23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掌门人”——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举行视频连线,讨论进一步加大在沪投资布局,推动新技术率先应用、新项目加快落地。

8月27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会见了瑞士迅达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迅达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施达毓一行。

就城市之间的对接而言,8月24日,由泰王国驻沪总领事馆主办,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协办的“第四届曼谷——上海经济论坛”举行。8月20日,由芝加哥市招商局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市——芝加哥市制造业在线交流会”也在上海举行。

除了投资,对于在沪外企的交流,上海也没有落下。8月26日,上海市商务委组织召开了新加坡企业专场圆桌会议,介绍今年本市外资工作情况,回答企业问题。

从以上动态来看,制造业仍是上海外资工作关注的一大重点。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仍是上海的方向。

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合作空间

西门子、迅达等企业均为制造业知名企业,在“曼谷——上海经济论坛”、“2021中国市——芝加哥市制造业在线交流会”等论坛上,制造业也是主角之一。

在李强与博乐仁的视频连线中,李强表示,西门子致力于促进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与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分契合,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博乐仁也表示,西门子将聚焦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拓展与上海的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

事实上,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的重大战略,上海将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迎来整体性转变,另外数字经济支柱功能也要更加显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

“曼谷——上海经济论坛”表示希望双方在高新科技、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健康医疗等领域有更多合作机遇。“2021中国市——芝加哥市制造业在线交流会”提出,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将作为中方城市与芝加哥市开展贸易投资合作的重点行业。

其中,美国最大的锌合金和锌阳极制造商之一Imperial Zinc公司、开发用于肉类替代品和乳制品替代品的微生物蛋白质的Nature's Fynd公司等,都表达了希望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流会上,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公司也对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推介。据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临港将主要培育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做大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025年要实现5大重点产业规模倍增

当下,先进制造业仍是上海主抓的重中之重。包括临港新片区在内的浦东新区则是上海制造业的一大重点集聚区域。

就在8月26日,《浦东新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浦东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0%以上;工业总产值184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上升到45%以上。

同时,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要实现倍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规模将翻一番。

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周征宇表示,上世纪90年代浦东地区制造业占GDP70%左右,到2014年制造业占比30%,之后不断下降,直到2019年不到22%,因此此次设定目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0%以上”的目标并不高。

当下浦东拥有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的定位,第三产业正在高速发展,而周征宇指出,浦东不能不发展制造业,没有制造业做基础,产业创新也无法实现,很多创新正是伴随着生产过程产生的。

在2020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而上海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

外资企业依旧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造了上海2/3左右货物进出口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表示,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制造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

同时,也将广泛开展国际产业合作,支持本市制造业企业加强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输出,拓展国际市场。

(作者:朱玫洁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咨询电话:17301788135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